为什么樱花在日本会被叫做“死亡之花”?
樱花在日本人心中,其实跟武士道视死如归的精神是有共同点的。日本樱花一般从开放到凋谢的时长是一周,无论人还是物,生命何其宝贵,却只有七天绽放的机会,甚至有一些地方,快的在两三天内都过完它们的一生,这么是多么一件可惜的事情。
死亡这个话题不仅在日本,在中国甚至很多国家,“死”也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在意。中国人对死亡的过度避讳,不恰恰证明“死”多么敏感击中人心。
了解樱花对日本国民的重要性,有必要先知晓一下岛民的生存条件——海洋文明的危机和天灾地震台风的频发让这个国土贫瘠的国家,孕育了他们独特的“悲观”气质,也注定他们无法用理性客观去评判事物。
“物哀”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的生死观,因为人生无常,世事难料的变化让他们这个民族显得无所畏惧,更加敬仰死的价值。所以这里的死亡之花是没有贬义,只是单纯想陈述生命的宝贵,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。
樱花的“物哀”也并非是顾名思义表层的猜测,“物”是世间万事万物,“哀”是审美情感。无所谓悲喜好坏,只是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总以为“物哀”即是负面上的情绪。
日本文化中的“物哀”不同于中国的“触景生情”,多数情况下,中国的伤感情怀是建立在国家兴亡,政治立场的悲哀之上。但是日本提出“物哀”更多是表达对事物的感慨,不仅仅局限于评价,陈述不等于评价。
因为樱花的一生只有那么长,跟日本人经常提倡的“物哀”生死观相似,所以才会觉得美好短暂易逝的樱花,也承载了部分不可改变的残酷现实。
标签: 日本樱花